Warning: mysql_query() [function.mysql-query]: Access denied for user 'ODBC'@'localhost' (using password: NO) in D:\wwwroot\wwgayhwywd.com.cn_iQ6F4E\modules\article\class\package.php on line 407

Warning: mysql_query() [function.mysql-query]: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D:\wwwroot\wwgayhwywd.com.cn_iQ6F4E\modules\article\class\package.php on line 407
第六 四三章 选官 - 怒海覆清1852 - 军史小说 - 必去小说网,新必去小说网,必去小说阅读网

第六 四三章 选官

推荐阅读:

    董家的人丁单薄,董良的父亲没有兄弟姐妹,远房的亲戚也早就疏远了。

    因此在华族的内部没有什么宗室派。董瑾也只是远房本家,工作上的关系大于血脉关系。但是他深受董良的信任。

    这种信任并非是因为董瑾姓董,而是因为他的为人。

    董瑾负责吏部的工作,权力和责任并重。

    华族一直处在扩张的状态,需要大量的官员。

    这些官员的选拔和委派都需要经过董瑾的手。

    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,这些人与董瑾之间必然存在干丝万缕的关系。

    无形中会增加董瑾的权势。

    董瑾的家住在元首府不远的一处大宅子。

    当初分配房屋的时候,重要官员的府邸都分在满城。

    满城这里还有一道内城墙保护,安全系数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他本来不过是一个偏远的厅通判。相当于是负责一个偏远地区县级市的工作。

    他这样的人在满清的官僚体系中是没有出头之日的。

    大凡稍微受到一点重视,或者是有点关系的,也不会被发配到东番岛上最偏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董瑾为官清廉,他的妻儿留在福建老家,两个儿子、一个闺女。大儿子已经二十三岁,早就已经结婚生子。

    虽是官员,董瑾靠俸禄吃饭,为官之地又没有什么油水。

    因此他家并不算富裕。儿媳妇儿是一个商贾之女,而且只算是那种地方上的小商贾。

    二儿子今年十六岁,正在进学,董瑾是喜好心学的,因此将二儿子送到了厦门大学堂拜到了唐启华的门下。

    闺女今年十四岁,正在待字闺中。

    董瑾的性格保守,并没有将闺女送去进学。

    此时董瑾正坐在书房中看书。这是他最大的爱好。

    每次下值之后他就窝在书房中,他从来不与其他的官员走动。

    华族的出版行业发展非常快,新式印刷机的运用,加上蒸汽搅拌机在造纸行业中的运用,让书籍的成本大大降低。

    董瑾为官两年,已经收集了上万册图书,寨子中的一个小院子专门被他开辟成藏书楼。

    这么多书自然是要慢慢看的。

    今天有些累,在码头上迎接元首归来,他跟着众人站了很久。

    只是他的年纪大一些,哪有那些年轻人体力好啊。

    因此,到了吏部衙门坐了一会儿,他就早早下值,

    刚刚吃过饭在书房打了一会儿瞌睡,现在又精神起来。

    突然间,书房的门被径直推开。他不用看就知道是他的老伴儿。

    果然一个妇人走了进来,那妇人四五十的年纪,依然头发乌黑,长得一般,但是腰板挺直,走路带风,一看就是那种雷厉风行的女人。

    “老爷,你快别看了。元首家里添丁了,龙凤胎。咱们必须过去表示一下。人家的媳妇儿可真好,又能干,又能生。”董夫人大声说道,伸手就将董瑾手中的书给盖在桌子上。

    “哈哈,好事情啊,元首家里人丁单薄,此时添丁,确实是大喜事。”

    华族的元老们,一直关心着元首的接班人问题。

    虽然董良不止一次说过,华族元首之位以后不会采用继承的方式,传给自己的儿子。

    但是人的思想总归是有惯性的。他们下意识地觉得还是血脉继承才是最稳定的。

    董瑾作为董良的族叔,名义上的长辈,也总是被周藤虎等人推上前去劝谏元首。

    除了董瑾之外,福州城那些琉球出身的官员则更加的兴奋。

    当初董良在琉球,除了向家兄弟,还有很多琉球文人投靠华族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已经融入华族的官僚体系,但是他们的故乡还在琉球。

    尚云产子,而且是董良的长子,这些人心中必然会感到兴奋,似乎是与有荣焉。

    这样他们琉球一系的官员未来肯定不会受到排挤。

    “老爷,咱们赶紧过去看看吧,元首又没有什么亲戚,我去找董氏,看看她的孙子孙女,你去找元首聊聊。身为族叔,要有点长辈的样子。”董瑾的夫人在人情方面,比自己的丈夫还要炼达。

    董瑾并不喜欢这样,弄得像是自己在巴结元首一般。他实际上有些社恐。

    已经有人说他是依靠董家的族亲关系上位。

    因此他平时工作的时候就非常小心。

    平时上门拜访他想要求官的人很多,但是他从来都不接待。

    时间久了,就再也没有一个人上门找董瑾讨官。

    而且那些前来求官的人,还会被他给记下来,回头考核的时候比旁人更加严格。

    董瑾的这些作为,董良自然是知道的,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吏部这样重要的部门交给他。

    两口子商量好了之后,便带着东西到元首府去。

    董瑾的妻子姓黄,也是普通人家出身,与董氏有共同语言,两人经常聚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。

    董良现在是元首,董黄氏这么做也存着一些拉近关系的心思。

    这也是人之常情,有本事的人家,上门的亲戚自然很多。

    礼物并不重,董瑾带了一幅字画。他擅长丹青,一幅寓意吉祥的画作书法,算不上贵重,但是非常用心,都是自己一笔一画做出来的。

    董黄氏带着两双刚刚做好的虎头鞋,本来是想要做给自己孙子的,但是她的大儿媳妇儿只给他生了一个孙女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已经天黑,大部分的人都是明天再来祝贺。

    这两口子是亲戚,才可以夜间造访。

    董良正在前院自己工作的书房办公。

    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地图,初为人父的兴奋感已经渐渐淡去。

    现在华族的势力,东到扶桑,西到三峡、湘西,北到汉阳、徐州,南到婆罗洲。

    甚至远在北美西海岸,都有华族的势力。

    现在的世界,欧亚大陆之外的地方大都是蛮荒之地,华族只要有实力,皆可以去争。

    但是一网撒下去之后,董良才发现自己这一网有些大了。

    收获非常丰盛,然而收获太多,网有些收不回来了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有人来报,说董瑾过来了。

    董良知道董瑾是来祝贺自己的,他起身到书房外面迎接董瑾。

    “二叔,这么晚了,你还过来。太麻烦了!”董良客气道。

    “哈哈,我是过来看看侄孙和侄孙女的,夫人真是争气,我两个儿子,但是到现在一个孙子都没有。”董瑾笑道。

    “二叔,大哥还年轻,二弟更是未曾婚配,你着急什么。”

    董良说着拉着董瑾到书房中坐下聊。

    董瑾的礼物已经留在了董氏那里,他先去看了孩子。一对龙凤胎都非常健康,让人看着羡慕不已。

    董氏的嘴中一个劲儿地夸赞着自己的儿媳妇儿。

    为了生这两个孩子,尚云差点将命都搭进去。

    划开肚子将孩子取出来,一般的妇人想到都会感到害怕。

    董良正好有事情要找董瑾。

    江西、湖南、湖北和江苏的大片新占领区需要派遣官员。

    “唉,你大哥在东番岛花莲县做了一年多,现在都不想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董瑾本来不想就这个事情开口的,但是熬不过董黄氏的唠叨。

    其实他自己的权力就足够将大儿子给调回中枢来,找一个部司任职。

    但是他又怕别人说闲话,因此才借机在董良的面前提一下。

    “大哥做事稳重,回头让他到户部来历练一下,以后在地方任职,一定要会理财,咱们的后方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。”董良道。

    华族的官员沿用传统,异地任职,这就会造成夫妻分居的局面。

    以前的历朝历代,这么做是为了控制官员,防止他们叛逃或者割据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办法其实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一个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,家国天下,要是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家庭都照顾不好,你指望他为国奉献?

    讲奉献并非是空口白话。从来没有不求回报的奉献。

    在很多单位,底下的人最讨厌那种整天要求底下的人讲奉献的领导。

    一遇到困难就让底下的人讲奉献。他自己怎么不去奉献的啊?

    “二叔,这次江西、湖南、湖北三省总长的人选我们必须要尽快定下来,你有没有什么人推荐?”

    地方行省总长的任命一直都是董良的权力。他在行政权方面抓大放小,人事任命只管行省总长以及各部总长一级。向下的各级官员的任命权则交给了内阁。

    这让内阁拥有很大的实权,也能够通过这些实权来镇住地方官府。

    “现在能够独挡一面的官员确实不多,但是我觉得地方行政总长,还是要由咱们后方的人担任。户部的副总长石玉良,福建行省副总长熊应良,广东行省复兴会副会长,民政司司长陈开,东番岛复兴会分会会长郭永恩都是不错的人选。”

    董瑾说的这些人有些是较早加入华族的文官。有些是地方是的起义领袖,在华族政策的感召下加入复兴会,然后在配合护卫军光复当地之后转型成为文官。

    他们无一例外都算是华族的自己人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董瑾在用人方面还是非常谨慎的。

    “交州行省的总长孟百跃已经履职一年,在任上做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孟百跃是董良第一次打进同安县的时候俘虏走的县学教谕。

    这人确实有真才实学,估计是因为出身贫寒,才被一直压制在地方教谕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交州刚刚建立的时候,董良去将他调过去治理地方。

    他到了交州之后,大力推广汉学,革除弊病,推行土地改革。

    同时下重拳打击了当地的地主士绅。短时间内就将交州的局势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交州的富人基本上都被抓起来投入矿山,穷人分到土地之后对华族感恩戴德。

    他们又不管是安南还是华族统治自己,普通百姓只看到底是谁对自己好。

    只有那些地主士绅,这些既得利益者,才会担心重新分蛋糕。

    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wwgayhwywd.com.cn/xs/0/841/803729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wwgayhwywd.com.cn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